第三百九十八章 主考官-《大宋女术师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对,就是写了那篇千古流传的文章《醉翁亭记》。
    不过,这个时候,欧阳修还未被贬黜,所以《醉翁亭记》还未产出。
    说到欧阳修,他是天生八年,也就是公元一零三零年的进士,甲科十四名,当时担任欧阳修的主考官是晏殊。
    是不是又觉得耳熟、
    没错,这个晏殊,就是写了朗朗上口的《蝶恋花》,被称为婉约派词人。
    虽然欧阳修没有高中状元,但他文采斐然,据晏殊后来回忆时说起欧阳修,说他当时没能夺魁的原因,主要是年轻气盛,锋芒过露,几位考官有意挫其锐气。
    进士及第的欧阳修,最先开始任将仕郎,试秘书省校书郎,充任西京留守推官。
    北宋当时流行“榜下择婿”的风俗,高中的欧阳修当场被他的恩师胥偃定为女婿,次年迎娶娇妻。
    可谓应了那句话,金榜题名时,迎来洞房花烛夜。
    景祐元年,也就是公元一零三四年,欧阳修被召试学士院,授官宣德郎,参与编修《崇文总目》。
    之后与欧阳修联手呼吁改革,但这次改革遭到了很大的阻力,范冲淹被贬至饶州(今上饶鄱阳县),欧阳修作为范冲淹一派,也没能逃过,被贬为夷陵(今湖北宜昌)县令。
    在康定元年(公元一零四零年),欧阳修被召回京,复任馆阁校勘,继续编修《崇文总目》,后奉命知谏院。
    官职虽不高,但他敢说啊!
    彼时的朝廷,正需要他这张利嘴。
    去年,出任右正言、知制诰,也就是负责起草诰命的,去年九月,范冲淹、韩琦、富弼等人又开始推行新政。
    这个刚直的欧阳修,再次参与革新,还成为了革新的得力干将。
    在此势头下,欧阳修就被任命为今年的副考官。
    赵祯这个决定,自然又遭到反对,尤以孔翀为甚:“陛下,朝中还有不少资历老的大臣,怎么轮,也轮不到范大人……”
    “孔卿,朝廷需要新鲜血液,他们想法超前,或许能选出一些不一样的人才来。”
    “可!”
    赵祯本来昨日就在曹皇后那里受了气,还没发出来,也不想给孔翀面子:“好了,此事就这么定下了。”
    任命下达,两人下朝后,便前往贡院,在省试结束之前,都不得离开贡院,这一举措称为“锁院”,就是防止主考官与考生作弊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