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5章 公主上朝-《农家小福妃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便有人亲切的指点她:“公主若是不愿,不如去求求皇上?”

    对!于是晏时玥就骑上马进了宫。

    然后明延帝以“朝事繁忙”为由,没叫进。

    第二天上了朝,继续吵。

    要知道,昨天亲眼见到她跟四皇子争执的,不在少数,可是文人吵架就是这样,他们是不会说出“福晏公主自己也不乐意”这种话的,他们只会引经据典,旁征博引。

    其实公主上朝,除了前无古人之外,并没有侵犯到什么人的利益,他们只是不能接受而已。

    明延帝老神在在。

    他很明白,晏时玥的本事,虽然古怪,却无人能及,这场架吵到最后,这些人就会发现,除了“女儿身”,他们其实并没有半个有力的理由,来阻止晏时玥入朝。

    而他们不知道的是,他,其实也并没打算真叫晏时玥入朝。

    或者说,他并没打算一次就成功,他只是借着此事,慢慢的磨开一个口子,然后在他真正需要的时候,再提出此事,在这件事的基础上,遇到的阻力,就会很小了。

    一张一驰,张驰有度,文武之道。

    就在明延帝觉得吵的差不多,该收尾时,却出了一件大事。

    汴州发大水了。

    水患初起,便来势汹汹,淹没数万顷良田,无数百姓受灾。

    汴州刺史一道一道的上折子,区区公主上朝之事,自然是不了了之,而格致科之事,也可以暂时放一放了。

    然后太子奏请前往赈灾。

    此时险情未除,太子身为储君,身入险地,百官自然要上折子阻止,明延帝也不同意。

    但太子这一次,却十分坚持。

    他跟明延帝道:“父皇,这几日儿子想了许多,儿子常自觉才华满腹,不弱于人,可是每每看到父皇行事,总在事过境迁之后,才幡然醒悟。父皇少年时曾征战沙场,也曾巡游天下,身登大宝之后,方能游刃有余。而儿子……差的太远。儿子自小长于宫中,唯一算是远行的,便是上一次奉旨入民间,儿子自觉心性差的太多,想多做一些事情,求父皇成全。”

    其实这番话,逾越了。

    虽然太子就是接替皇位的人选,但在上位者面前,直说我要怎样怎样,这是“窥伺帝位”,是犯忌讳的。

    但太子说的十分诚恳,十分直白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