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,他凭着从国库内调动的一百万两白银,在皇城内找了一处合适的地点,安排劳役将科技院建造了出来。 随后,便直接走马上任,从此将自己的办公场所定在了科技院里面。 他在科技院内画出的第一张图纸,便是曲辕犁。 说起这个农耕工具,在杨川前世之时,第一次被发明出来,还是在唐朝时期。 而眼下,他所处的时代,可是当时的战国时期。 因为连年征战,民不聊生,各个国家的官员也几乎没时间创新科技。 因此农田内的百姓们想要犁地,靠的还都是人力。 偶尔遇到一些比较富裕的人家,能花钱买一头黄牛代替人工,就已经很奢侈了。 可不管是哪一种,对于只能靠种地维持生计的劳苦百姓而言,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 那些只能靠人力犁地的百姓,长年累月暴晒在日光之下,即便遇到大风暴雨的时节,为了照看地里的庄稼,也会不辞辛劳地往地里跑。 因此,这些劳苦百姓们的平均寿命,直接被压在了四五十岁。 四五十,对于两千年后的后世来说,正是忙完了一生的工作,准备清闲养老的时刻。 可这群人为了国家利益,为了全家的生计忙碌了一辈子,到头来一丁点好日子没享受到,便要撒手人寰,说来也实在是个令人伤感的事。 如今,借着自己尚存的前世记忆,杨川也计划着,只要在当下年代能靠科技与材料研发出来的东西,便全部画在图纸上,争取能在短短几年内给大齐百姓带来真正的好处。 虽然图纸是画出来了,可翰林院的那群学者们,一直以来都是靠读私塾储存的那点知识对簿公堂。 关于农耕方面的学识,可谓一点也不擅长。 眼看着自己费尽心思在翰林院挑来的学者们竟一点忙也帮不了自己,无奈之下,杨川只能另寻办法。 ... 翌日一早。 在皇城之外最热闹的一条街上,杨川安排一些官兵,在集市上摆了一桌“宴席”。 又顺手将图纸挂在竹竿上,放在了餐桌前最显眼的位置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