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八章 苦楚-《枭雄的长孙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我不是怕她,我这一世在意的只有少爷与弟弟二人。我是因为少爷要取另一个女人,不知道为什么心里苦闷。按理说,我出身奴婢终究做不了少爷正妻,心里早就清楚将来会有一个女人在我之前嫁于少爷,共渡洞房花烛夜。可是…可是我终究是觉得心里好苦呀…”

    同为女子,刘嬷嬷如何不明白红昌此时心里的感受,她年轻时丈夫纳妾也有过与红昌同类的想法。但毕竟她是正妻,所受的苦楚再怎么也比不上红昌。

    她想劝慰,但不知如何劝起。男人三妻四妾自古以来便是常理…最终刘嬷嬷千言万语化作一句:

    “好丫头,苦了你了…”

    秦公长孙萧捷将要迎娶北疆秦家小姐的事很快传遍洛城大街小巷,成为人家茶余饭后的谈资。

    秦家在北疆原本是一个小家族,当年还是秦家小姐的萧老夫人下嫁于当时一穷二白的萧雄,随着萧雄这些年来的崛起,秦家也跟着水涨船高成了北疆数一数二的大家族。

    许多家族暗地里嘲弄秦家是祖坟冒了青烟,才让他们家有这般机遇。本以为随着萧老夫人的去世,秦家的好运也只能走到这里了。可谁能想到,萧老夫人一去,萧雄竟又要其嫡长孙萧捷迎娶秦家小姐。

    这不得不让其他家族嫉妒的同时又带了些羡慕。

    这萧捷不比其他公孙,名义上是嫡长,萧家第三代的继承人。说他所做的功绩,却又是数不胜数。

    当年河南蝗灾,还是七岁孩童的萧捷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,提出食蝗度灾。

    要知,在这个愚昧无知的年代,蝗虫被认为是天罚的时候存在,是上天派来惩罚人的使者。吃蝗虫便是代表着对上天的不敬。

    为此这位公孙殿下惹恼了上苍降罪于他,使其受刺遭遇大变,成了一个半残之人。

    这事至今被河南百姓记得,家家户户还摆着这位公孙殿下的长生牌。

    成年后,这位公孙将萧雄境内的游侠一扫而空,使其归入朝廷麾下,免去了朝廷一个极不安定的因素。

    出仕后,献杂交水稻,更是恩泽萧雄治下的所有百姓,如今杂交水稻种遍北方,虽还未到秋收之际,但看其长势,今年的收成可能要涨两至三倍。

    这是利在当代,功在千秋的事。

    前不久合城大战,又在淮南大破十万江东军,使江东诸侯曲绍惶惶而逃。

    这一切的功绩无不在说明,这位还是公孙的萧家第三代俊杰将来继承基业后必将是一代雄主。

    论身份他是当今实权人物秦公的嫡长孙,论才能这些事情足以证明这位公孙的才能。

    这便是许多家族都期望的良婿啊,如今竟被秦家捷足先登如何能不让他们羡慕妒忌恨?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