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八六章新的征程,王者归来-《盛世大唐美名扬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整个公寓里的绿植,经过雨水的洗礼之后,焕然一新。

    就连空气中都带着清新的气息!

    就这样,在一场大雨过后。

    所有人的心情都跟着舒畅了起来!

    这是多么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啊!

    可是,如今林然做到了,他和他的设计院做到了这一切。

    最终李二和李治的汽车,和林然与李泰的巡防汽车在长安城的护城河外不期而遇。

    “小婿见过岳父大人。”

    “臣,参见陛下……”

    林然下车后,不得不按照规矩和礼仪,有板有眼的施礼参拜。

    “小子,这里没有外人,就不要如此多礼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事情,做的非常好啊!”

    “岳父算是知道,你为何在前几天,如此着急将钢管埋下了。”

    “定是那李淳风预测到了这场大雨的发生。”

    李二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。

    林然不得不佩服自己这个岳父大人啊。

    一大把年纪了,竟然是一点也不糊涂。

    看来姜还是老的辣,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。

    “岳父大人,若不是这场大雨,百姓们怎么知道这城市基础建设的好处。”

    “所有的一切咱们要从长安城做起。”

    “作为大唐的都城,长安以后就是整个世界的标杆,长安就是整个世界的一面旗帜!”

    “咱们要让世界上所有人看看,咱们长安城是个怎么样的城市。”

    “大唐所有的城市,想要建设的像长安城如此富丽堂皇那是不可能的。”

    “可是,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,城市配套功能,绝对一个也不能少。”

    “岳父大人,我们设计院,将会继续攻克难关。”

    “只要各省道的炼钢厂一旦正式投产,所有省道里的大江大河上,我们将会建立起一座座大桥。”

    “为了,保证桥墩的质量和钢铁铸造的桥梁的牢固。”

    “四个月后,也就是今年的正元节前。”

    “长安城将会多出四个标志性的建筑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……”

    林然的话,让李二和李治激动的不断搓手。

    “姐夫,你说的四个标志性建筑,莫非是在长安城建立四座钢铁铸造的桥梁!”

    李治的话,让林然露出了开心的微笑。

    “对,正是如此!”

    “今年正元前。”

    “长安城东南西北,四个方位,将会竖立起四座钢铁铸造的桥梁,”

    “以后长安城的百姓们,就可以踏上桥梁,游览护城河的两岸风光了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这样以来,可以大大节省百姓出出城的效率和时间。”

    “四座桥梁位置,直达长安城的城门口方向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,不知臣这个设想,陛下有何异议?”

    李二这次没有再次抢到稚奴的前面回话。

    毕竟人家可是问的陛下。

    虽然,李二非常想要一口答应下来。

    可是,如今自己毕竟是位居二线了。

    一切还是当今天子做主吧!

    李治反应的也绝对够快啊!

    “姐夫,必须答应啊!”

    “这么好的事情,稚奴岂能不答应下来。”

    四人坐上小汽车,继续围绕着护城河转了一圈。

    每到一个值得商榷的地点。

    李二和李治,见林然和李泰停车,也立即跟随下车而来。

    不过半个时辰的时间。

    四座大桥的建桥地址,便被四个人在谈笑风生之间决定了。

    同时决定的,还有新城区和旧城区的改造。

    这可不是一般的改造。

    涉及到的事情和范围,牵扯到的百姓和官员,是非常之大的。

    能不能做好大唐的标杆之作。

    重振旗鼓!

    标新立异!

    说实话,就看这一锤子买卖了!

    第二日的显德殿里。

    李治陛下刚刚上朝。

    显德殿便是群臣齐声称赞啊!

    “陛下,天下王铺设的水管实在是太好了……”

    “陛下,如今百官公寓的排水设施,真的非常不错啊。昨日这么大的暴雨,整个小区竟然未见一处积水……”

    “陛下,昨日长安城的百姓都聚集在街头议论纷纷啊!”

    “他们怎么也不相信,如今的长安城的街道竟然不积水了……”

    看到群臣一个个的打了鸡血的模样。

    李治多想说一句,其实这些朕昨日已经看到了啊!

    可是,作为一国之君。

    自然要倾听臣子们的启奏和称颂。

    毕竟已经登基三年的李治,再也不是当初那个一切懵懵不懂的少年。

    如今他已经更加懂得了,如何使用帝王之术。

    如何驾驭群臣,而且在关键的时候,彰显自己的霸王之气。

    这三年的时间,李治已经将这一套帝王之术,修炼到了小成境界。

    这帝王之术不修炼也不行啊。

    毕竟手底下可是整个大唐的国土啊。

    而且,每天还要面对这么多的文武百官们。

    所要处理的事物繁多。

    自己的一言一行,一举一动,都关乎天下,关乎百姓。

    甚至关乎整个大唐的国计民生。

    听完百官们的恭贺之词。

    李治微微一笑。

    “众位爱卿,果然是不负朕心。”

    “都是忧国忧民之臣啊。”

    “朕心甚慰,朕心甚慰啊···”

    “今日朕正好借此机会,与众位爱卿探讨这长安城的各项改革事宜。”

    “今日长安城的改变,是整个大唐改变的开始。”

    “朕,要将长安城,变成这个世界的标杆。”

    “朕,要将长安城,变成这个世界的旗帜。”

    李治完美的将昨日林然的话,给借用过来。

    一开场就镇住了群臣。

    “臣等,谨遵陛下圣谕。”

    “·······”

    文武百官们被李治的威严所折服。

    被李治的一番言论所震撼。

    他们虽然知道,这一切肯定是出自天下王之手。

    可是,这话既然是出自陛下口中。

    他们万万没有不服从领旨的可能。

    而且,刚刚陛下所言,无一不是利国利民的国之大事。

    虽然事情说起来,简单。

    可是做起来,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。

    这一点,就连李治也心知肚明。

    毕竟这工作量实在是太大了。

    在这个规划里面。

    除了太极宫的周边,和新建的百官公寓以及量贩场周围。

    还有正在建设之中的新型名居以外。

    几乎所有的地方,都要推倒重来。

    这样的改造,简直是和重新再建一座城毫无区别啊。

    甚至是比重新再建造一座城,还要复杂,还要繁琐。

    如今负责监管城市改造的魏奕,这次肩膀上的责任更加的沉重了。

    “众位爱卿,朕知道你们心有疑惑,心有不解。”

    “这样大的改造项目,如何能在年前完成?”

    “其实朕刚开始也很不安啊,也很担心这个问题啊。”

    “可是,天下王为朕解除了后顾之忧。”

    “众位爱卿,你们应该记得那曾经南下抗洪的十万大军吧。”

    “如今国家无战事,天下王已经在这段时间,专门派人教导了他们泥瓦匠术。”

    “十万大军啊,一转眼,就是十万工匠···”

    “这是何等的能力和能量啊。”

    “······”

    文武百官们听完李治的话,当场就吓坏了。

    反倒是心里有底气的几位将军,高高的昂起了头颅。

    这些事情,当初他们还曾经不满过。

    甚至暗自里还生过气。

    可是,当时大帅说,不出一个月,这些将士们将会受到整个长安城百姓的无比爱戴。

    而且也会被陛下爱护有加。

    如今看来,这一切都在大帅的一手掌控之中。

    “陛下,那十万大军,当真是已经是懂得了泥瓦匠术?”

    “若是如此的话,四个月的时间,重建一座新长安,绝对不是一句空话。”

    宰相房玄龄对此事,毫不知情,所以他不得不慎重的追问一句。

    虽然老房同志知道这主意是自己亲家出的。

    可是,四个月重建完毕,无论怎么看都是不可能实现的。

    如果,十万大军在手,而且都是能工巧匠的话,这话就得另说了。

    “程将军,你来告诉大家真正的答案。”

    李治将目光看向了从波斯归来后,跟随林然参加抗洪抢险的程处煤。

    “启奏陛下,却有此事。”

    “不过大帅让末将严格保密···”

    “······”

    听到程将军的回答。

    所有人心里的石头都落在了地下。

    同时对林然的未雨绸缪,佩服的五体投地加六体。

    这样的精心策划和安排,一环紧扣一环。

    当年那个妖孽的少年郎,又一次王者归来,横空出世了。

    当天中午,一张张布告,便贴满了长安城的大街小巷。

    上面白纸黑字,清清楚楚的写着,年底前完成整个长安城的重建和改造。

    所有百姓务必要配合此次城区改造行动。

    今年的正元节,一定要举城狂欢。

    而且要在长安城,燃放一整夜的烟花。

    而且布告的旁边附上了改造的图纸。

    详细的注明了,需要暂时搬迁的百姓的生活安排情况。

    不能因为改造,让百姓们居无定所。

    行军打仗时的军营帐篷,这时候就派上了用场。

    每一家每一户,皆可以领取一顶帐篷。

    人口众多的视情况而适当发放。

    一日三餐,由朝廷统一调配。

    其实不过是军营的大锅,多加了些肉食而已。

    百姓们有的虽然不舍自己的老宅。

    可是,一想没有当今的陛下,没有天下王,那里有如今安逸的生活。

    于是都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。

    所有答应的户主,都要在朝廷的一份契约上签字画押。

    事情进行的异常的顺利。

    就连林然曾经担心,有百姓不舍的改造和搬迁的事情而发生纠纷的事件,都没有发生一件。

    这让林然更加深了对百姓们的爱与关怀。

    他知道,这一切都是自己常年努力下来的结果。

    自己累一些,苦一些都不怕。

    最害怕的是,受苦受累之后,还不被百姓们所理解。

    如今看来,一切都是非常令人愉快的。

    第二日,长安城外,一堆堆山一样的青砖碧瓦。

    亮瞎了所有长安城百姓们的眼睛。

    只是一夜之间。

    只是一夜之间,这些青砖碧瓦就像是从天而降一般的。

    突然之间就出现了长安城的四周。

    消息传到了太极宫。

    李治率领文武百官们,一起浩浩荡荡的出城了。

    看到眼前的山一样的青砖和碧瓦。

    李治和文武百官们,也被震撼的无言以对。

    毫无疑问,这些肯定是出自十万大军之手。

    可是,这样的效果也太过震撼了。

    这样的场面也太让人热血沸腾了。

    “陛下,这是要全部旧房换新居吗?”

    “不是说好的,用拆除的百姓的砖瓦,重新为百姓们建设民居吗?”

    百官们都是一副疑惑不解的模样。

    因为他们不得不关心啊。

    这样下去,要耗费多么巨大的资金啊。

    这样的砖瓦,用脚指头想一想都知道成本是如何的高昂。

    “朕,对此也是毫不知情。”

    “等下,朕问问王爷这是什么情况。”

    李治也被眼前的一幕给整蒙了。

    这和原本的剧本不大一样啊。

    这些红砖碧瓦,怎么凭空而来的啊。

    而且,姐夫也没有事先给自己打过招呼啊。

    “没有人看到,这些红砖碧瓦是怎么出现的吗?”

    李治开口询问道。

    现场众人都是默不作声。

    看来如果陛下都不知道,那大概率不是出自天下王之手。

    可是,除了天下王。

    整个长安城,还有谁有这么大的能量。

    能在一夜之间,制造出这么多的红砖碧瓦。

    程咬金看到远处守城门的小卒,立即来了精神。

    果然是姜还是老的辣啊。

    凭感觉,程咬金知道这些守城门的小卒,必然知道这些砖瓦是何时送来的。

    若是这样的事情,他们都不知道的话。

    真就可以下岗回家,回家抱娃娃去了。

    “你们几个给老子滚过来。”

    程咬金大手子一挥,跟个社会大哥一般无二。

    几个守城门的小卒,早就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了。

    可是,陛下在此,无昭他们也不敢前来启奏啊。

    看到程老将军大手子一挥。

    几个守城门的小卒,撒开脚丫子便一溜烟跑了过来。

    “参见陛下····”

    “参见陛下···”

    四个小兵,噗通一声便跪倒在李治面前十米之外。

    李治此时也明白了,程咬金将守城门的小卒唤来的寓意。

    于是,立即和颜悦色的开口询问道。

    “昨晚可是你们几个守夜?”

    “启奏陛下,昨晚确实是我们四人守夜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里,李治脸上露出了微笑。

    看来这砖瓦的谜团就要马上解开了,就要找到真正的答案了。

    自己作为一国之君,看来还是没有做到细致入微的地步啊。

    这样的事情,竟然是程老将军破解的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李治颇为感激的看了老程同志一眼。

    就这一眼,让程咬金心里美滋滋的。

    感觉比吃了蜜饯都甜。

    “你们不必惊慌,既然你们四人昨晚值守,那必然看到了这些砖瓦是出自何人之手。”

    “能将这么多的砖瓦连夜运送城外,绝非是一时半刻的事情。”

    “把你们知道的事情,仔细的说与朕听听。”

    面对四位守城门的小卒,李治陛下毫无一点帝王,高高在上的架势。

    让跪在地上的四位小兵,长长的出了一口气。

    “回陛下的话,这些砖瓦是昨夜午时开始抵达城外的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一直运送到了天亮时分,期间从未停顿过。”

    “小的当时听到声响便过去,询问了。”

    “领头的是一位老者。”

    “小的问那老者,老伯这大半夜的为何将这砖瓦,运送到长安城外?”

    “那老者说,是给村长用的。”

    “小的一时迷糊啊,那里有这么大的村长啊,竟然能用得了这么多的砖瓦。”

    “于是小的再次追问才知,那老者乃是万年县林家村人,他们口中的村长,乃是当今的天下王。”

    “是咱们大唐的兵马大元帅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,这里有信为证,小的绝对句句属实。”

    “······”

    李治陛下和文武百官们,闻言方才恍然大悟。

    难怪能送这么多红砖碧瓦而来。

    原来是林家村的大手笔。

    大唐的最新烧砖技术,还是从林家村开始传出来的呢。

    多好的百姓啊,多好的林家村的村民啊。

    “将那封信给朕呈上来。”

    李治身边的内侍总管立即上前,接过了小卒手里的信件。

    恭敬的交到了李治陛下的手中。

    李治仔细的展开信件。

    信纸是一张极其细腻的宣纸,一看就是早期林家村林然的经典之作。

    这样的宣纸,如今在大唐是越来越少了。

    因为如今都是大批量的生产纸张,没有了以往的细腻了。

    宣纸上只有短短的几句话。

    可是,就这短短的几句话,足以打动任何人的心。

    “村长,得知长安城如今要进行新城改造,而且村长是具体负责人。”

    “这些砖瓦是乡亲们,连日烧制的,村长您放心的用,这东西咱们林家村有的是。”

    “夜太深了,进不去长安城,只能把砖瓦卸在城外了。”

    “村长,以后的每天,我们白天烧砖,晚上送去长安城,直到新城改造完毕。”

    “没有村长就没有林家村的今天,没有国就没有家,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。”

    “······”

    李治陛下将这封信轻声的读了出来。

    文武百官们,无不被深深的感动。

    “陛下,林家村不愧为是太上皇钦赐的天下第一村啊。”

    “民风如此,实在是让臣汗颜···”

    程咬金继续在陛下面前,装了一次模范带头作用的表率。

    群臣听到程咬金的话,纷纷反应过来。

    是啊,这个时候还感慨啥啊。

    赶紧行动吧。

    “臣等,汗颜啊···”

    文武百官们,齐齐施礼开口说道。

    林家村的小百姓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,给文武百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教育课。

    “众位爱卿,朕心甚慰啊······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