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99章 另辟蹊径-《最后的三国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刘胤双手相扶,呵呵一笑道:“罗将军乃世之名将,留在此处,真屈才也,怎么样,可愿与我回关中,讨贼伐逆,兴复汉室?”

    罗宪恭声道:“安敢不遵命。”

    罗宪自然也是渴望着可以建功立业的。但他不愿意回到蜀地,主要的原因还是永安之失。怕朝廷追究责任倒在其次,最主要的是罗宪自觉有愧,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,导致了永安失守,他无颜去面对蜀中父老,此时刘胤告诉他有另立功勋的机会,罗宪自然是心向往之的。

    随后,罗宪遣散了水贼,随同刘胤出发。活跃在长江水道上的水贼虽然人数不在少数,借着地理优势也足可以和吴军进行一番周旋,但水贼毕竟是一群乌合之众,刘胤也没有指望能用水贼打通永安这一道关隘,欲回蜀地,还得潜行,所以刘胤根本就没有考虑收编这支水贼,罗宪也明白刘胤的意思,

    “不知大将军将欲何往?”出发之后,罗宪问询道。

    刘胤知道罗宪任职永安多年,对巴东的地形道路很熟,便道:“欲回蜀中,罗将军可有好办法吗?”

    罗宪神色变得凝重起来,轻轻地摇摇头道:“欲回蜀中,永安乃唯一咽喉要道,舍此之外,别无他途。吴人自占据永安之后,严防死守,想要通过永安,绝非易事。”

    永安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,扼守着巴东的门户,想入益州,非得通过永安不可,吴人自然将永安的防御视为重中之重,想要在吴军防范极其严密的情况下通过永安,确实不是一件易事。

    刘胤不禁皱了皱眉,选择从永安入蜀,也是刘胤逼不得己的选择,但走到西陵峡的时候,刘胤才发现永安要塞的通行难度一点也不比潼关道武关道容易,自己已经是碾转了千里,却依然没有能找到合适的归途,让刘胤不禁是感慨万千,这回家用路,咋就这么难?

    罗宪沉思良久,眉毛一挑,道:“大将军不是要返回关中吗,那又何须走永安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