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44章 壶关之战-《最后的三国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至于蜀人的火器厉害,这一点刘渊也承认,但火器再厉害,那也是攻坚拨寨时才用的上,野战对付机动灵活的骑兵,恐怕也没什么卵用。

    而上党郡城壶关附近的地形,刘渊也是非常地满意,壶关处于上党盆地的中心,四面环山,但这里却是平坦如坻,最适合骑兵部队的冲锋了,匈奴骑兵在这片区域上作战,那简直就是如鱼得水。

    总之,刘渊对壶关之战是信心满满。

    唯一让刘渊有些担忧的就是晋蜀两军是否联手,不管是晋军还是蜀军,单对单的话,刘渊都没有惧怕之意,但如果两军联起手来的话,刘渊就真的需要考虑考虑了。

    不过利好的消息是,晋军屯驻在壶关口,而蜀军屯驻在屯留城,一个冬天以来,也没有看到双方有联手作战的意图,这无疑给刘渊吃了一个定心丸,就算现在晋蜀两军没有打起来,但他们各自为战的话,对匈奴人来说也是一个上上之局了。

    正月底的天气还十分的寒冷,地上的积雪还未完全地消融,但晋军大军已经是悄然地离开了壶关口,向北推进,直逼壶关城。

    羊祜采用的是步步为营的进军方式,他没急于地对壶关城发起攻击,而是有条不紊地缓慢推进着,每日前进的里程不过才一二十里,每日宿营,必是深壕高垒,严阵以待,不给匈奴人任保的可趁之机。

    羊祜的谨慎是有道理的,匈奴人强,强在何处,那毫无疑问就是骑兵,虽然晋国也拥有着骁骑无数,但真正和那些草原民族相比,在骑兵方面就差了一大截子,故而羊祜扬长避短,发挥晋军战阵和营垒的作用,步步为营,层层推进,向着壶关城下稳步前进。

    刘渊当然为能坐视羊祜的这种打法,不过羊祜的战阵太过严谨了,刘渊找不到一丝的破绽,根本就无法发挥出匈奴骑兵大范围迂回包抄的优势,晋军行动之后,刘渊也曾派出小股骑兵不断地刺探晋军的虚实,但无一例外地被晋军给击退了。

    于是刘渊放弃了小股偷袭的意图,决定集中兵力,和晋军打一场正面的大决战,如果被晋军这么一路推进到壶关城下,那可是刘渊骑战于野的战术的彻底失败。

    这天清晨,晋军按部就班地拨营离寨,向前推进之时,前方的浓雾之中,突然地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和急骤的马蹄声,很显然是匈奴人的大队骑兵杀了过来。

    刘渊选择在清晨有雾的时候动手,就是想要杀晋军一个措手不及。

    不过羊祜并没有慌乱,他对匈奴人的这种打法似乎是早有准备,立刻下令中路的步兵战阵排出长枪阵来,辅以弓弩手,组成攻守兼备型的防御战阵,同时命令左右两翼的骑兵向中路靠拢,应战匈奴骑兵。

    晋军之中打头阵的,是氐人齐万年、匈奴人郝元度和卢水胡人彭荡仲,在高都之战投降了晋军之后,齐万年等人一直寻思着向刘渊进行报复,刘渊的无情之举,让齐万年等人完全是伤透了心,所以这次齐万年等人在一再向羊祜要求打头仗,不杀刘渊,很难平他们的心头之恨。

    氐人等北地胡人的战力虽然不及匈奴人鲜卑人,但也绝对不会太弱,羊祜收降他们之后,也决定趁着他的复仇心理,利用他们来对付刘渊,达到以胡制胡的目的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