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45章 功亏一篑-《最后的三国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为了今天的这场战役,刘渊做了精心而充分的准备,而在战役之中,匈奴军也付出极大的代价,如果不能彻底地将晋军打垮,那么刘渊先前所有的付出都将付之东流,这个结果让刘渊非常地能以接受。

    但刘渊又不是一个意气用事的人,明知在不利的情况下还要坚持作战,。那只那是逞匹夫之勇的蛮夫所为,刘渊很快在头脑之中对形势做了一个全面的判断。

    晋军兵力九万人,抛去已经失去战斗力的北地胡军,晋军尚有七万人马,步骑比例大概二比一,而蜀军有四万人马,虽然不清楚此次来袭的数量是多少,但也绝对不会太少,光是骑兵差不多就有一万多人。现在蜀军和晋军的兵力在总数上要超过匈奴人,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。

    更主要的是匈奴人必须两面作战,承受的压力就非常的大了,当取胜变得毫无希望,再战下去就没有任何的意义了,而且失败的风险无限地加大。

    刘渊长叹了一声,功亏一篑啊!

    刘胤站的位置比较高,从这儿可以乌瞰看到整个战场的全貌,虽然在南面匈奴对晋军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,但在西南面,蜀军已经开始对匈奴人侧翼展开了攻击。

    蜀军的攻击相当地犀利,而这里正是匈奴人最薄弱的所在,蜀军一路横冲直撞,如入无人之境。

    如果任由蜀军肆意地攻击的话,匈奴人的防线肯定会遭受惨重的损失,但如果将围攻晋军的主力骑兵调过去的话,且不说会引起阵形的大混乱,而且很可能由于中路力量变得薄弱而遭到晋军的反扑。

    胜利的天秤,在不知不觉之间,已经朝着相反的方向倾斜了过去。

    “传令下去,撤!”刘渊无可奈何的下达了撤退的命令,这种看不到胜利无意义的消耗战,打下去也是无用功,既然如此,倒不如先行撤退再做计较。

    一声令下,匈奴人如潮水一般地就退去了。由于匈奴基本上是以骑兵为主,来时如云,去时如风,很快地就全部脱离了战斗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