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50章 东进-《最后的三国》
第(2/3)页
沙漠汗的封地,是鲜卑诸部之最大的一块封地,方圆千里,水草丰美,牛羊成群。刘胤从北海返回之后,特意地去沙漠汗的封地看了看。
拓跋力微死后,做为拓跋部的继承人,沙漠汗显然没有拓跋力微那般的壮志雄心,他屈辱地答应了刘胤的条件,交出了拓跋部所有的马匹和兵器(所有的鲜卑人只能拥有七寸以下的小刀,任何长于七寸的刀剑和任何弓箭都是不容许使用的),以此来换回了全族人的性命和千里的封地。
曾经一统草原风光无限的拓跋鲜卑部,最终的结果是沦为了圈养的牛羊,可沙漠汗见到刘胤的时候,没有流露出一丝一毫的不满,他卑微而恭敬地跟随在刘胤的后面,小心翼翼地回答着刘胤的问话,生怕一个闪失让刘胤发怒,给全族带来灭族之祸。
不过刘胤倒没有找茬的打算,沙漠汗能安份守己的遵从法令,不管他是流于表面还是发自内心,这一切其实都无关紧要。过惯了择水草而居的生活,这样的圈地生活势必给鲜卑人带来不便,但万事开头难,也许过几代人之后,后世的鲜卑人便会觉得他们是这样的生活,到时候,他们自然忘掉祖宗先辈的生活方式,心安理得地享受他们现在的圈地生活方式。
因为一旦形成了一种习惯,那是很难再更改过来的,刘胤是要用这种方式,打磨掉曾经强悍无的拓跋鲜卑的棱角,几世之后,鲜卑人便再无危险了。
也许有人会说了,鲜卑族不过是强盛一时,后来他们也衰落了,取代鲜卑人的是突厥,再往后,还有契丹、女真,还有一统天下称雄欧亚大陆的蒙古人,现在光遏制鲜卑族,有什么卵用?
不是说刘胤不想,而是没办法,毕竟这些民族还没有诞生,整个蒙古草原游牧民族的兴衰,都是一代接一代的,匈奴之后是鲜卑,鲜卑之后是柔然,柔然之后是突厥,突厥之后是回纥,再往后才轮到契丹、女真和蒙古,如同原王朝朝代更迭一般,只是稍有不同的是原王朝只是在同一个民族内部的王朝更迭,而草原的更迭却是种族的更迭。
现在占据着草原统治地位的是鲜卑族,柔然其实也是鲜卑族的一支,也是说从东汉末年鲜卑兴起到南北朝时期,鲜卑人统治草原长达四个多世纪。
现在刘胤征服了草原,迫使鲜卑人臣服,只要继续地掌控这个草原,别的民族没有滋生和强盛的空间了。
不过那是数百年乃至千年以后的事了,刘胤看不到,自然也无法施加影响力,他只希望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,可以为后代子孙带来一份和平,尽人事,听天命吧。
刘胤返回幽州的时候,已经是兴国二年的腊月了,不过用一年的时间,平定了整个大漠草原,如此神速,已经是让人为之侧目了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