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当天的训练赛成绩,有点惨淡。 训练赛的对手是EDG二队。 不,更准确地说是原EDG二队,如今正式更名为IM战队的LPL夏季赛升班马。 作为一支刚刚从LSPL打上来的队伍,IM战队的实力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,如今积分排行B组第二,比EDG的排名还要高。 当然,这也和EDG还有很多赛程没打有关系。 但这无疑也证明了,IM战队的实力处于联赛的上游。 IM战队的风格,一言以蔽之——就是曾经S5春季赛那支EDG的翻版。 稳健、发育、运营、团战……上单AmazingJ也是一手祖传的大树。 和IM战队的BO5训练赛成绩,是三胜两负的险胜。 赢的局,也出现了很多不应该的小失误。 这个战绩要是被外界粉丝们知道,一定会大呼冠军魔咒出现了。 哪怕IM的实力很强,属于联赛上游,但IG所背负的期望值太高了啊,你可是世界冠军,从去年春天一直赢到现在,肩负无数粉丝希望,常胜不败的LPL霸主战队。 在很多粉丝看来,把把三比零轻松碾压,一把都不输,才是IG应该有的表现。 期望越大,要求就越高,落败时的失望和愤怒就越大。 历史上,S5时期的LGD之所以被喷的那么狠,就是因为他们承载着巨大的期望,他们是代表着LPL牌面的一号种子战队 可实际上,选手们不是机器,状态起伏,输比赛是很正常的事情。 重要的,是失利之后能不能将状态调节回来,纠正自己的失误和弱点。 赛后总结,IG众人总结了一下今天的训练赛表现,认为总共有两个问题。 第一,有段时间没一起打了,队员磨合不足。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。 队员们之间的默契和磨合度只是生疏了,并不是完全丢掉了,保持高强度训练,很快就能找回曾经的状态。 但第二个问题,就有点严重了。 IG以往的打法,有些不适应这个版本。 这个版本,必须围绕下路来搞事情,打野也必须选择肉食性极强的英雄,否则就会失去前期的主动权。 这样一来,打野和上单可以选择的英雄就很有限了。 IG最擅长的摇摆BP,很可能失去效果。 而且,打野一旦选择了瞎子,蜘蛛,男枪千珏等等这类强势的英雄,队伍就会缺少前排和控制,必须由上单或者中单来补足。 一般情况下,光靠辅助一个前排是不够用的。 这和TheShy,Rookie在团队里的定位不太相符。 当然,可以让姿态上场,他也会玩大树,巨魔这些英雄给双C提供足的输出空间。 这样子打没什么问题,IG依然是一支强队,但跟以往独一档的等级相比,统治力将会大打折扣。 毕竟春季赛时候的IG,最出名的就是中单卡尔玛或者璐璐,上野双射手的体系。 三核乃至四核,IG都是能够打出来的。 可现在不行了。 比赛节奏的加快,更加需要Carry位前期带起节奏,积累经济优势。 像以前那样多核阵容,很难再出现了。 而且TheShy这个点,如果因版本被迫去玩功能性上单,Carry能力下滑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。 要怎么解决这个团队体系方面的问题,是IG接下来的重中之重。 IG训练室内,众人都用一种疑惑的眼神看着袁慎。 之所以露出这般神情,是因为袁慎刚刚提出来的,对团队体系的建议着实令人摸不着头脑。 “让我们打得凶一点?” 福满多面露疑惑,“什么意思?“ 如果是其他的职业选手,试图对团队的战术体系指手画脚,福满多大概率会不以为意。 因为,并不是每个职业选手,都能根据当前版本的生态环境,去创造相应战术的。实际上,绝大多数的职业选手,都不是靠脑子在打游戏,而是靠成千上万场比赛所磨砺的技术和本能在打游戏。 就像某位光头的一拳超人,实力堪称无敌,可你问他为什么这么强,他本没办法总结出一套系统化的理论。 别问,问就是天赋。 但也有少数职业选手,是靠脑子在玩游戏的。 这种类型的选手,往往担任着团队的指挥位,他们能充分的理解教练所布置阵容的战术意义,能够冷静的判断局势,做出最符合状况的指挥,是不可多得的将才。 最典型的例子,就是明凯和Doinb。 某种意义上,两人都是天赋不够,脑子来凑 操作看似平平无奇,毫无亮点,可有他在跟没他在时,队伍的状态却是两个极端。 一支职业战队,教练组和分析师是帅,队伍指挥是将,其余选手则是兵。 而在福满多看来,袁慎就明显是既有超凡卓绝的天赋,又兼具脑子的国宝级选手。 这样的选手还有一个,那就是Faker。 尤其是对版本的某些超前理解,有时候连他都深受启发,IG现在有很多套路,都脱胎于袁慎提出的某些概念。 所以,IG众人都很重视他的建议。 “之前我们和韩国队总决赛第四局的那种打法风格,你们觉得怎么样?”袁慎反问道 “很有侵略性,像我们LPL曾经S3、S4的打法。” 姿态中肯的评价道:“但是,第四局能打得那么顺,主要是对手没料到我们风格会变幻的那么大,出其不意……再来一次的话,效果不会那么好,而且,那种打法我们失误率也很高,很容易被对面抓到机会。” 曾经S3、S4的LPL赛区,就是热衷于打架,快刀斩乱麻的莽夫。 这一点,姿态再熟悉不过了。 可莽赢了欧美,却惨败给了韩国。 因为LCK队伍严谨的运营体系,最擅长的就是等对方主动犯错,抓住失误展开攻击。 失误率高……是LPL式打法最明显的缺陷。 在国内打比赛的时候,失误一次可能还能打,因为对面也会失误。 但是对上韩国队,很可能失误一次,就会被滚起雪球,直到被活生生压死。 “没错,那种打法必须承担更高的风险。” 袁慎点了点头,他不否认这一点。 “但优点也很明显,这种打法的进攻力非常强。前期打出理想的效果后,通过大量的人头经济,甚至能满足三核战术的资源需求,三条路都能在团战中站出来Carry,接管比赛。” 亦即,只要前期能凭借凶猛的进攻力打出优势,中期团战将会势不可挡。 听到这里,众人明显感兴趣了,福满多说道:“你仔细说来听听。” “我的想法是这样的,其实这种打法,我们以前也用过,只不过是对手比较弱的时候,才会拿出来的虐菜阵容,比如什么五约德尔人,无前排阵容……” 袁慎笑了起来,之前他们打一些弱队的时候,确实有过全线进攻的打法,甚至有一场十七分钟就推平了对面的水晶。 “其实这两者是很像的,但是又不一样,因为这种新的打法,需要我们五个人的状态都在线,都不怕操作,都有自信去操作。 不管对手的实力如何,我们都是最极端,最锋利的进攻矛头,无论对面是什么队伍,都给他一股脑捅穿。” 会议总结完后,听袁慎说完大概的设想,大家表示都愿意尝试一下这种新风格的打法。 这就是有话语权的好处了。 袁慎当初要是没留在IG,转而去别的战队,或许他依然会是团队的核心Carry位,但绝不可能有待在IG这般的待遇,整个团队,甚至愿意为他提出的设想,去尝试一种新风格的体系。 改变风格,比更换核心选手的风险还要大。 换核心选手,就像是汽车换引擎,引擎质量过硬,适应性不错的话,完全Ojbk,可以无缝接盘。 但改变风格,因是于从无到看的造一台新车。 只能说,这是漫长时间的相处,日积月累下来的信赖。 换了别的战队,绝无可能。 不过,团队体系的变更,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,具体的细节需要循序渐进的去完善。 袁慎草创的设想,需要教练组和整个团队一起来完善、一起努力去研究和适应。 这也就是IG能够这么玩,换成EDG,就算是再怎么练,都是玩不起来的。 除非换掉打野……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