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三百三十四章:打江山谋社稷-《我比崇祯大一岁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来了也不怕,郑芝龙火船包围的战法最是不怕跑得慢的大家伙,就怕灵活的中小型战船掉头逃跑,逃出包围圈。
    如果是黄毅指挥海战,还要狠一点。
    靠火船接近放火烧敌船效率太低了,该有多少奋不顾身的死士白白牺牲?
    黄毅肯定设计制造出一艘艘爆炸船,这种小船样子如同龙舟,它的前端设计成一个铸铁大炸弹,采用触发试引爆。
    这就相当于是一个由人力划桨,或者风帆驱动的鱼雷。
    管你多厉害的风帆战列舰,只要有一艘人力、风力驱动的爆炸船撞上去,等待的命运就是沉没。
    这不是吹牛逼,这年头的战列舰互相轰击基本上没法往水线以下打,一艘战列舰挨几十颗炮弹只要不燃烧发生火药殉爆,都不会沉没。
    而爆炸船的炸弹在吃水线以下,挨炸的欧洲盖伦船又没有水密隔舱,当然是一炸就沉。
    兴和军的战船装备十几门十二磅加农炮,再装备十几门可以快速发射霰弹的“子母炮”。
    面对擅长跳帮接舷战术的倭国海盗最是有效,跟郑芝龙的主战船对阵火力也不弱。
    用于护航、震慑海盗应该没啥大问题。
    至于以后怎么发展,那要得到黄毅的地盘扩大到了海边。
    那时黄毅肯定组织最优秀的造船大工匠,把风帆时代的顶级船型——飞剪式帆船造出来。
    黄毅的手机里不仅仅保存有飞剪式帆船的模型,还有几幅结构图,不加以利用太可惜了。
    对了,还得用锻接工艺锻打出巨大的锻钢龙骨,使得船舶的大小不受限于能否获得巨木。
    可以开挂的感觉倍儿爽!
    为了能够早一些往海洋发展,回去就得厉兵秣马。
    先把首鼠两端的林丹汗干掉,把大部分蒙古人争取过来,为根据地效力。
    因为历史上是建奴打败林丹汗把绝大多数漠南蒙古部落网罗,组建八旗蒙古、外番蒙古。
    黄毅能够先下手为强,多争取一万蒙古骑兵就相当于建奴少了一万兵马,多了一万敌军。
    原登莱监军太监吕直不是死于乱军之中就是逃了,反正这个人不可能出现了。
    王坤不是监军登莱的太监,他是整个平叛军队的总监军,平定了登莱,当然要回京师复命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