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511章 跳梁小丑-《理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老百姓就喜欢看热闹,见突然朝廷冒出来这么一位大牛,不惧权贵,勇于叫板,也不管被弹劾的人是不是有罪,反正都是给丁大全送上热烈的掌声和欢呼,丁大全的声望也由此而蒸蒸日上。

    不过万事不可太过,小打小闹,偶尔冲动一把,自然也没什么,甚至还能是调节气氛的欢乐点,但总是这样闹,那就不行了,在真正的大老面前,丁大全的小心思和手段,依然是不够看的。

    真德秀乃是户部尚书,朝廷大老,同时也是举世皆知的书法家,理学家,门生故吏遍天下,人生可谓璀璨,这样的人,那是要留万世清名的,丁大全这样折腾真德秀,他如何能忍受!

    于是真德秀罕见的亲自出手,指示学生宋慈调查丁大全勾结说书先生,制造舆情!

    自古人言可畏,在汹汹舆情面前,即便是高贵如帝王,也要低头认错,君不见一句“岂不是要让天下人笑话”,只这一句话,让多少人束住了手脚,更成为无数人的口头禅,可见舆情的影响之重大!

    而在封建王朝,操纵舆情更是重罪中的重罪,你可以操纵舆情,那就可以为造反制造舆情!

    丁大全和那些说书先生虽然计划的周密,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证据,但也要看调查的人是谁,有的人有证据他也看不见,而有的人,没证据也能审出证据。

    就比如这个宋慈,他就是想要什么证据,就能找到什么证据的人。

    宋慈得到真德秀的委托,于是一番暗查走访,大致将目标放在了三个说书先生的身上。

    宋慈发现这三个说书先生虽然在说书圈子里地位不高,但却有一个特点,那就是喜欢收徒弟,什么样的歪瓜裂枣都收,光是他们三人,就亲自收了四五百个徒弟。

    而所有有关于丁大全弹劾官员的段子,就是最先从他们三人的徒弟里面开始传扬的。

    宋慈直接以“妖言惑众”为名,将三人抓拿,然后开始审问。

    宋慈审问是有技巧的,那就是分开关押,而且还不急,告诉他们说自己要一个一个的审,但其实宋慈一个也没审,而是等他们自己先着急,主动要求审。

    有属下不解,对宋慈问道:“使君抓了他们却不审,难道不担心时间久了,他们的徒弟大肆摸黑使君,制造于使君不利的谣言?而且他们若是真的如使君猜测的一样,早就和丁大全串通,计划周密,那就是关押的再久,也于事无补啊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