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章 绝佳药品-《带着仓库到明末》
第(2/3)页
“那个李员外的儿子病情到底有没有好转,很快便能见分晓。”
…………
“护士”们在议论纷纷着。
如此之多新药品,毛玲芝要尽快熟悉,不断请教夫君,以至于废寝忘食。
对于老婆提问,郭文东不厌其烦地解答着,这些都要让老婆熟悉后,用于医疗和出售。
“少爷、夫人,该吃晚膳了”,当杏儿过来时,毛玲芝脑海中沉浸在新药品中,浑然没有察觉。
直到郭文东提醒她时,才回过神来。
郭文东要吃饭了,带着老婆来到医馆后门,刚打开屋门,北风袭来,迈步出门后,片片雪花飘落在头顶上,放晴几天后,南京又再次下雪,新的冷空气到了。
今天是二月十四(农历),相当于新历三月份,如果按照现代天气来说,京津一带三月飘雪很正常,在江南就显得不正常了。
郭文东进去厢房,带出一支温度计,显示是零下五度。
“温度这么低!”郭文东自言自语着。小冰河时期就是不一样,年平均温度,恐怕比其它时期要低上好几度。
“夫君,何为温度?”毛玲芝询问着。自从夫君醒来后,只记忆起以前跟海外朋友和胡商之事,除此之外,其它的一切,统统都不记得了,还时常冒出一些新鲜词汇。
“所谓温度,就是衡量冷与热的方法。当温度零度时会结冰,一百度时会沸腾,这是温度计……”郭文东又再解释着,指导老婆温度计使用方法。
这几天来,夫君带来的新物品实在太多,对于温度计这种新生事物突然冒出,毛玲芝已不再惊讶。
吃过晚饭后,夫妻俩商议相关事宜,各种药品和器材,皆是独一无二,要确定好价格问题。
经过商议决定,对于非治疗这时期的绝症类药物,价格只是比原有药物贵二至四倍不等。
比如痔疮药、肠胃药等等,这时期同样存在,只要疗效不如现代的药,也没有那么方便。在行医时,可对相应病人做出说明,让病人选择“西洋药”还是旧药。
对于大病类药物、救命药,或者是这时期所有没有的特效药,要是不买高一点价格,实在太对不住自己了,郭文东不是慈善家,他是要赚钱的。
比如格列宁,只能抑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病情,并不能根治,服药期间可正常工作生活,每瓶六千两银子,也就是六千两换一个月寿命,要是停止吃药,会在几天后逐渐病发,那只能等死了。
夜已深,方节礼前来向郭文东报告西洋店的销售情况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