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6章 有生有死-《有女不归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明知道张棨承做了一名说客,但因为他的这句话,宋元杰还是产生了兴趣:反正人是杀定了的,多听两句话也无关痛痒。

    张棨承说:“老朽以为,宋易安固然该杀,但剥皮抽筋的酷刑却不合适。陛下初登大宝,正是该显示仁德的时候。对付一位亲王,一杯毒酒足以。”

    宋元杰更是奇怪地想笑。既然都是要处死的,他老人家怎么会不顾年迈体弱,拖着一张老脸来跟他讨论用何种方式处死宋易安的问题?

    张棨承不等宋元杰发问,解释说:“老朽不才,虚活八十载,却尚未看透尘世。亲朋故友纷纷离世,只剩下我这一把老骨头。本以为还能再见姬恒老友一面,可惜到底无缘,所以对于她的弟子,老朽有心回护。老朽是有私心的。但对于陛下而言,老朽斗胆,也存了私心。想那宋易安,作为前朝遗脉、谋反的臣子,尚能给宋元吉留下一条全尸,陛下为何要用剥皮抽筋的酷刑惩罚她?她固然无可原谅,但毕竟……为陛下扫清了障碍。”

    宋元杰皱了皱眉,说:“朕登基为帝,乃是大势所趋,与他人无关!”

    张棨承没有因为宋元杰的疾言厉色而退缩,他的神情依然平静淡然:“陛下不必强调什么。在先帝的子嗣之中,很多皇子早早夭折,留下来的,前太子宋元吉暴戾凶残,心胸狭窄,前齐王身有残疾,野心勃勃,前赵王血统不纯正,且是女子之身,所以,帝位自然是陛下的……”

    宋元杰的神色稍微有了缓和。

    “——但是,陛下要坐得稳、坐得住,也是需要很多条件的,”张棨承说,“大兴儒学、尊崇儒士、知人善任,是历朝历代明君的首要之责。宋易安事件背后,有惨死的老儒生姬恒,有被连根拔起的礼部尚书薛璧贺,有战战兢兢、朝不保夕的赫连闵、甄绮源两个世家清贵,也有与他们相关的许许多多的读书人。为了一个注定要死的血脉手足,与这么多读书人对立,陛下觉得值得吗?”

    宋元杰心神动荡,凌厉的眼神不自觉地柔和下来:“那老师以为如何?”

    张棨承行了个礼,说:“向天下人昭告宋易安罪状,将谋逆大罪都推到她和周哀帝身上。赐宋易安一杯毒酒,尸首与宋元吉、宋元德一起,葬于先帝寝陵——永安陵之外。收殓城墙上的一众反贼,妥善安葬。另外,将赫连闵之子赫连衣还给他父亲,让赫连、甄家离开长安,无召不得进京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