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8章 功臣,被吐沫淹死-《有女不归》
第(2/3)页
半路有人插言说,若靖边王府真是叛国罪臣,为什么在解大同之围的时候,能不遗余力,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紧接着便有人反驳,说靖边王府攻打一线天,其实并没有耗费自己的一个士兵,他们用的,其实是北狄百姓。江寒郡主派了几个北狄百姓,打扮成往来贸易的商人,混入北狄军中。他们烧了北狄人的军帐,借着山风,这才攻下了一线天。
此事在这样的时机被人揭露出来,自然会因为一些不寻常的事而引起人们的注意:一者,靖边王府曾恩养过很多北狄人,对待他们很好,以至于能让这些人以命相酬、转而攻打本国军队;二者,江寒郡主是一个算计人心的天才,当初那个和皇帝争夺江宏抚养权的小姑娘,如今已经能统领一方,能力在晋王之上;三者,靖边王府的西北野战军的能力甚至高过晋王所领的十几万朝廷军队,其战力不可小觑。
换句话说,如果当初驻扎在一线天与北狄人制衡的西北野战军,因为他们的军师有一丁点对国不利的想法,都有可能给大周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。
这是皇帝不敢冒的风险。
在皇帝的默许下,形势很快对靖边王府非常不利。当天下午,面对着小山一样的奏章,皇帝亲自提笔,给远在朔州的江寒姐弟下达了御令,让他们将军队留在朔州,他姐弟二人马上跟随宣旨的使臣回京城陈情。
皇帝的御令尚未到达朔州,苏淮婴的道歉信已经交到了江寒的手上。
这委实把江寒吓了一跳。
在信中,苏淮婴将自己调查的结果和朝廷目前的议论一并告知了江寒。他本以为调查温鹤南叛国案,最坏的事情是一无所获,没想到,收获太多反而成了累赘。他一再表达了自己的歉意,并提醒江寒,千万小心朝廷的明枪暗箭。
对于调查结果,江寒丝毫不怪罪苏淮婴。苏淮婴在信里说的隐晦,而江寒是明白的。一者,西北野战军打了胜仗,威望颇高,势头正盛,已经引起朝廷的忌惮,就算苏淮婴调查到了其他的结果,朝臣们也会在其他地方大做文章;二者,从现在朝堂上人们的议论来看,很多权贵怕是得了北狄人的好处,跟北狄人有利益勾结。毁掉一个与他们无甚相干的军队,除掉几个碍眼的莽夫,反而能换来自己的荣华富贵,何乐而不为呢?
说来可笑。战士们流血流泪、拼死拼活地抵御外辱,偏有那些位高权重的人,坐在不属于他们的功劳簿上,心安理得地规划着自己的荣华富贵。他们甚至把天子算计在自己的布局里,利用皇帝的多疑,达到自己的目的。
世间事,哪有公平之说?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