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3章欲加之罪-《有女不归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一场传递像一场凌迟之刑,漫长又折磨人,等到了江寒和江宏手上的时候,江寒已经满头冷汗,头晕目眩了。她断定,这是一次针对靖边王府的催命符。

    果然。

    这不是一封一般意义上的奏报,这是一封信。信不是容慕之给皇帝的,而是以江寒的名义写给北狄捷都小可汗的。江寒自己是没有写过这封信的,信是伪造的,但要命的是,落款处盖有一方大印,是靖边王府的王印。

    信上是这样说的:

    捷都可汗:

    可汗上次来信,希望与在下结盟,除掉合也赤大可汗,在下十分赞赏可汗的远见卓识。可汗信中提到,曾与我朝风将军结怨,耿耿于怀,在下愿将其性命奉于可汗,聊表在下结盟诚意。至于行动的细节,在下会在合适的时机与可汗商议。

    落款为江寒,时间是三月二十一,是风晴色被刺杀的六天之前。

    对于西北野战军是如何在一线天消灭北狄人的,江寒对皇帝和晋王解释过,她借用了几位北狄老百姓,谎称是捷都小可汗派去中原贩卖货物的军士,故意被驻守在一线天的将军抓获,最后里应外合,才将一线天烧了个干净。而从这封信上看,倒成了江寒勾结捷都的有利证据,而风晴色,便成了牺牲品。

    风晴色与捷都是否有仇,江寒是不知道的,毕竟这对“文武双璧”从没有碰头的机会,各自为战,想来风晴色抗击北狄这么多年,与捷都在战场上有过结也是理所当然。但如此一来,江寒的嫌隙就洗刷不清了。

    江寒与江宏一同跪在大殿中央,说:“陛下明察!这封信不是臣写的,臣也没有与捷都有过任何合作,这是歹人的诬陷!”

    这下子,反倒没人说话了,朝堂上安静得吓人。

    原本朝臣们的发言,几乎都是受了太子的指使,只有让太子容敬之全力回护靖边王府,才能让靖边王府心存感激,进而成为支持太子的绝有力的军方势力。可现在倒好了,晋王殿下有了“证据”,足以让靖边王府乃至整个西北野战军身败名裂,还有利用的价值吗?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