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三百二十四章:敢怒不敢言-《我比崇祯大一岁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有人带头好办了,杨御蕃立刻响应,他道:
    “末将率领本部人马愿固守营地,没有刘大人、王公公的军令,绝不轻举妄动!”
    得,大势已去,抱不了团喽!
    王洪、邓玘、刘泽清等等无论心里怎么想,都口头答应了黄毅开出的条件。
    最后王坤严重警告,诸将必须言行一致,黄毅那厮不是好相与的,真的敢杀光前去抢缴获的任何人!
    刘宇烈也补充了一句,你们觉得打得过兴和军大可以试一试,如果败了,不仅仅没有功劳可分,还要治罪!
    真他妈的偏心!
    诸将敢怒不敢言!
    只能再次暗自腹诽!
    然后他们就自我安慰,登州城不是好打的,得死多少人啊!
    能战敢战的猛兵损失多了,实力下降,那黄毅以后还能如此这般欺负人?
    万一兴和军和叛军打得两败俱伤呢?
    我们岂不是能够渔翁得利?
    诸将又又一阵子交头接耳后,心情好了不少,事情没结束,谁笑到最后还不一定呢。
    至今为止黄毅依旧是个副将,此时登州城外明军大营里有杨御蕃、邓玘、陈洪范、王洪、刘国柱等等九个总兵官。
    这些人理论上都是上官,较起真来完全可以命令副将跪下行礼。
    所以黄毅没准备跟这些武将交往,不屑于跟这些人商谈,联系王坤、刘宇烈直接施压。
    解决了武将,那许多文官咋办呢?
    原山东巡抚余大成得知叛军夺取登州,束手无策,躲在深宅大院诵经念佛,被人讥之为“白莲都院”。
    明末这种官僚很多,还有不少官员是“无事袖手谈心性,临危一死报君王。”
    这种官员其实比贪官污吏还要具备破坏力。
    登莱出了大事情,山东巡抚余大成被殃及池鱼了,落得个罢官去职。
    接替者徐从治是个想干实事的官员,他亲冒矢石参与莱州城攻防战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