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三百二十四章:敢怒不敢言-《我比崇祯大一岁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只可惜他的运气糟透了,居然被叛军炮火击中,成为了大明英烈。
    这时朝廷又派来朱大典担任山东巡抚。
    此人虽然是个大贪官,却颇有能力,明亡后依旧募兵抗清,最后全家壮烈成仁!
    明朝好搞笑,许多贪官临死不屈慷慨就义。
    东江镇总兵黄龙,之后的东江镇总兵沈世魁都是贪腐之辈,都能守节成仁。
    有能力的巡抚朱大典初来乍到,他每一个总兵、副将、参将、游击的营头都亲眼瞧了一遍。
    但是在刘宇烈、王坤召集大家议事之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。
    这是个聪明人,已经看出来总督和监军仰仗兴和军,处处替兴和军争好处。
    所有的平叛队伍他都看过了,唯有兴和军兵强马壮衣甲鲜明。
    设身处地想一想,如果是他总负责登莱平叛,他也肯定是倚重兴和军,尽可能答应黄毅的要求。
    到任九个月的登莱巡抚谢链早就见识了兴和军的战斗力,习惯了黄毅的跋扈,议事之时一言不发。
    他心里明镜似的,只要最终结果是打败叛军夺取登州,他这个亲自参与的登莱巡抚哪有可能少了功劳。
    争个啥?水到渠成不香吗?
    除了主动觍着脸送上门的总督刘宇烈,黄毅不愿意见任何职务高过自己的文官武将。
    通过手机里保存的资料,了解这些人的所作所为还是必须的。
    一群总兵官之中最寡廉鲜耻的应该是历史上有“活秦桧”之称的陈洪范。
    他积极主动投降建奴,并且回到南明策反、劝降抗清的文官武将。
    他最大的功绩就是成功规劝潞王朱常淓投降,使得清军兵不血刃占领杭州城灭亡了弘光小朝廷。
    还有一个名字叫刘良佐的,现在职务不高,以后跟刘泽清一样是南明江北四镇之一。
    刘泽清和刘良佐都投降的满清做了汉奸,但是结局不同,刘泽清投降没多久就因为反复无常被杀头。
    刘良佐是铁杆汉奸,是“江阴八十一日”的元凶之一,这血债累累的货却是寿终正寝!
    黄毅仅仅是为了做到心里有数,并不准备杀以后背叛大明投降满清的文官武将。
    除非这些人触犯到了兴和军的集体利益!
    第(2/3)页